欢迎光临-东莞市聚金精密金属!
全国服务热线:
13662956210
联系我们

    联系人: 李先生  戴先生

    电 话: 0769-81888786

    传 真: 0769-81889879

    手 机: 13662956210

    E-mail: dgjjbxg@163.com

    网 址: http://www.dgjjbxg.com

    地 址: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宵边二环路口55号华美工业园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不锈钢动态
螺纹钢“高烧”后316棒材的纳闷冷思考
更新时间:2016.05.07 新闻来源:

当前,全民皆股的热潮刚刚退去,部分城市的楼市高烧也在政策调控下逐渐降温,但另一个对大众而言相对不太熟悉的产品——螺纹钢却徘徊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应当说,近期螺纹钢合约的激增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数据显示,4月21日仅螺纹钢主力合约RB1610的成交量就高达2236万手,上市交易量达2.236亿吨,几乎相当于我国一年螺纹钢的产量。同时,不仅螺纹钢,几乎所有黑色系产品都大涨。然而,对于其暴涨原因及其可持续性,市场解读存在分歧。

其中,乐观者认为,供需关系的改变是该类产品走强的主要推手。

一方面,需求持续升温。伴随着3月以来投资需求的回暖、房地产市场的复苏,螺纹钢迎来了补库存小周期,带动市场升温。兴业研究即持此类观点。该机构4月25日发布的《滞胀只是噪声,反弹才是真相——4月宏观经济指标预测与5月政策前瞻》一文中指出,当前价格上涨主要受需求推动。从历史数据看,螺纹钢等商品价格与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关系密切。国内商品价格的反弹是投资需求回暖和补库存小周期的结果,而不是因为供应短缺。因此,滞胀并不存在,经济小周期反弹,而非见底后的趋势反转才是真相。

另一方面,供给侧改革带来了供给降低的预期。众所周知,供给侧改革的一大目标是为了改善产能过剩行业的供需矛盾,因此中央政府明令要求钢铁行业在未来5年减少1.5亿吨产能,这意味着未来的钢材供给将会下滑。

由此可见,需求攀升加上供给下滑,市场对螺纹钢的青睐也不难理解。

与此同时,认为“钢坚强”背后存在更大非理性因素的悲观预期者也不在少数。这类相对悲观的人认为,尽管螺纹钢在2009年“4万亿”刺激政策推出后跌幅较大,市场长期低迷,此时超跌反弹具有一定的客观合理性,但市场狂热只是短期现象。在政策调控和理性回归的共同作用下,螺纹钢的走强不具有可持续性,趋势反转后甚至可能迎来断崖式下跌,引发剧烈市场波动。

实际上,以螺纹钢为代表的黑色产品所掀起的大宗商品期货量价齐升热潮已经开始降温。在监管层的高度警惕和关注下,交易所纷纷调高了交易成本,螺纹钢期货价格随之出现回调。

其实,螺纹钢大涨能持续多久对于投资者而言固然重要,但该现象背后所反映的问题更值得探讨。

首先,螺纹钢火热背后中国经济的回暖信号确实存在,但究竟能持续多久并不确定。

不可否认,尽管周期性因素在本轮上涨中的作用有多大尚存争议,但的确是推动螺纹钢走强的一个关键。那么值得探究的是,在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之下,这种周期性是短周期波动还是长周期调整。如果错把短周期反弹当做长周期拐点,或因长周期趋势的不确定性而忽视短周期复苏,就很容易引发政策失衡或市场过度反应,进而放大市场波动,引发一系列问题。

其次,一种产品之所以在某个特定阶段受到过度热捧,缺乏多元、优质的投资标的来分散投资热情或是关键。

现阶段,应当说货币政策一直在努力为经济复苏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但其利好效应却无法平均分配在各种产品之上。于是,少数产品领涨,并在显著羊群效应推动下,频繁出现阶段性、区域性、局部性的市场过热。而且,经验表明,市场主体总是在期待更宽松的政策,而且对金融市场的投机偏好超过对实体经济的投资偏好。

不难想象,这种急速增长很容易引发监管层的警惕。因此,短暂的市场机会在资本热捧之后,一旦监管介入,很容易降温,形成价格的忽起忽落。

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尽管这种个别资产价格的非理性攀升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看起来充满矛盾,但却是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格局的真实写照。从2013年创业板牛市到2014年年末开始的A股全面牛市,再到2014年、2015年的债券牛市以及今年春节前后一线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暴涨似乎说明,在其他商品保持温和上涨甚至微幅下跌的情况下,总有产品能够独领风骚。

其背后的逻辑也不难理解。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其总向高回报率处跑。从此前大宗商品、黄金甚至船舶等产品价格的陡起陡落,到现在资本价格的骤增骤减,莫不如是。然而,尽管对投资者而言,被低估市场的急速反弹具有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但短期利好背后往往容易积聚高风险。

可以看到,无论是螺纹钢为代表的黑色系产品走强,还是每一轮投资标的的过快涨跌,监管层政策调控与市场的理性回归都可能让增长戛然而止,转为急速降温,没有谁能永远准确预测高点而全身而退。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当尽量减少“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频繁调控,让市场更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为投资者营造可公平的、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更关键的是,企业家也应该保持中性预期,不要一厢情愿认为经济可以无止境地超高速增长来支撑非理性繁荣,更不可寄希望于政府的“救市”之手或扶持政策托底救助,放任同质化投资、过度集中的炒作带来的长期负面影响。

上一篇:五月份中国钢材价格会上涨吗?
下一篇:上海迪士尼度假区5月7日起运营测…
全国服务热线:
13662956210